
在 Token2049 之后,Web3 市场更加明确了要快速打破瓶颈去把握下一个爆发点。在熊牛转化倒计时的预期下,读取先机实现下一个范式的领跑当然是当前所有 Web3 人的期望。然而风声大雨点小,熊市中的热闹并不能解决投资者信心和创业者模式瓶颈的问题,当谈到 tokenomics 和 selling pressure 的时候,无论是传统金融或游戏的专业经验还是 Web3 项目在过去一年中惯用的 ponzinomics 逻辑都不容易使 GameFi 或 SocialFi 的项目 make the deal。大家都意识到 Web3 金融系统需要由更系统化的结构和实际的价值来支撑新的发展,于是金融工程和 real yield 的理念便呼之欲出,逐渐尝试搭建新的共识预期。
Web3 之所以为价值网络,源自于区块链与加密算法的结合,使得通过协议 protocol 的方式赋予网络和信息系统实现「code is law」的能力变得可能,从本质上改进了商业契约工具, 提升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商业的履约能力,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运转和生产效率。
Web3 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仍处在初期阶段,这样一个庞大的新生系统必然伴随着 infra 层、protocol 层、产品层、和应用服务层的大量改变机遇,金融工程在这里面将起到衔接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重要角色。不难发现,Web3 金融系统和经济模型的设计者和传统金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需要用到系统化工程化的思维,将社会化的供给需求、运营流转、管理机制和专业服务进行模块化处理,并以此形成系统工程。虽然在传统金融中已经有相对成型的金融工程理念,但是文字法律和人为处理的社会环境在基础事务上的有着大量的非标化问题,仍然不能把社会效率推到下一个文明时代。
Web3 价值网络的智能合约 smart contract 恰好站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肩膀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议与合约可以用代码的方式标准地封装 package金融行为、交易行为、商业需求与经济策略,使得金融系统和经济模型进入到了数字模块化时代。加上互联网穿针引线将这些组件一加联通,形成回路,金融工程就转型升级成为金融电路了。
在去年我第一次大致思考了金融电路和金融芯片 financial chips的概念。金融系统工程的搭建有如电路建设一般,把现金流看做电流,把价值差 ( 会在后面做详细的解释 ) 看做电池电压,把现金消耗看成电阻,一个最简单的金融电路就完成了,看似非常简单。但首先,这些组件的关系怎么表示?像钱包、聚合器、质押等这些工具产品在金融电路中是否有明确的意义?另外还有多少其他更先进的金融元件以及它们的商业意义和相互作用到底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本篇文章在后面会做详细的解释。事实上金融电路的演化发展将会是非常系统化的。随着 GameFi 和 Metaverse 的生态建设不断趋于成型,经济模型设计师将各类模块组合一并纳入到金融电路之后,其复杂性和专业性会随着市场迭代需求迅速增加,不久将会整体改变我们对于传统金融的认知,甚至于最终会出现涌现 merging( 注 释 1) 现象,在未来将可能形成类似于金融人工智能 financial AI 和金融芯片的应用场景。
金融电路的出现必然会使市场金融和经济商业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并且会在我们以为已经很成熟的金融历史上演化出更多的、新一代的、传统金融无法做到的事情。正如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传统电力电路发展到芯片和 AI 的过程一样不可思议,未来的金融工程和金融电路行业会实现完全的创新,使得社会经济的效率进入到现在人们不可思议的状态;另外从金融角度上看,正如从 14 世纪出现最开始的金融衍生品到 20 世纪形成全球化的金融交易系统,金融本身的意义也必然会进一步随科技的发展进入到未来更先进的复杂系统化。
值得一提的是 NFT 的出现其实是使得金融电路实现可行发展的重要工具。虽然 NFT 从 2017 年以 Cryptokitties 的方式映入市场眼帘到今天的 Opensea 和 LooksRare 仍然大多是以一个小图片的资产形态出现,但是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NFT 事实上是一种容器 container,从技术和代码上它是 Metadata 的数字容器,从商业金融上它则是价值容器,NFT 在 procotol 的定义下,是实现金融价值封装可行性的重要工具。在这一方面,像 Solv Protocol 等前沿的 Web3 项目已经搭建了较为完整的从协议层到产品应用层的系统框架,结合 protocol, smart contract 和可拆分 NFT 的组合,为下一个阶段的金融市场提供更加先进 的产品服务和更加有效的金融工程组件。
对于 Web3 金融模型和经济模型的设计者而言,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面临处理现金流动、流动性解锁、买盘抛压、burn( 消耗 )、staking( 质押 ) 等问题的事件,这些都是市场项目管理中遇到的最常见的操作。经常地,设计者会设计绘制金融流程图纸,夹带设计和调用各类模块的方式,比如通缩通胀双 token 模型,staking 方案,提供流动池 liquidity pool,奖金池,以及 VE 机制等等。对于每个 Web3 的经济模型设计师、PM 和技术工程师,事实上已经都在处理不同复杂程度的金融电路具体问题。目前市场中有人提出了金融乐高的概念,我认为其实并不适用于构建 Web3 金融底层框架,乐高模式其实是一些非标化的商业模块堆放,还不是结构化的理论,可以应用在项目以后的商业管理中。而金融电路的发展需要一套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进行支撑,上层的应用当然再可以千人千面。
那么金融电路是否会具备类似于物理电路的这种系统化的理论特点呢?比如说简单地说有类似于欧姆定律这样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或者深入一点在电路原理中有戴维南定理 Thevenin" alt="Thumb">